近日,“走近千村观察,唱响新时代山乡巨变”2024年全国大学生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专项团队——44118太阳成城集团(中国)股份有限公司“唱响民歌故事乡村振兴团”走进山东省菏泽市,开启一场以“以歌为媒,情系乡土”为主题的社会实践之旅,溯源山东省菏泽市民歌文化,在挖掘民歌文化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子基础上,用青年思想、青年语言改编创作民歌,唱响新时代民歌青春旋律。
寻歌于乡野,在农家小院中了解民歌文化。实践团队在巨野县乡村民歌传唱人张小五的引领下,深入村落,走进一个个承载着民歌记忆民歌传承的农家小院,与村民围坐,倾听代代相传的民歌故事,探寻民歌文化之源。《包楞调》作为享誉全国的山东民歌之一,是一张代表山东传统文化的名片。实践团队专程拜访了《包楞调》首唱、著名民歌歌手姚月兰老师。姚月兰向实践团队成员们展示了自己1963年参加山东省民歌汇演时首演《包楞调》的照片,告诉队员们《包楞调》发源于山东成武,被称为中国民间的花腔独唱曲,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。传唱人的歌声和讲述,让成员们深刻感受到民歌背后的情感与文化价值,激发了传承弘扬民歌文化的使命感。团队成员谭佳鑫听着民歌小调,深有感触地说道:“《包楞调》是记谱最完整的民间小调,打破了国外音乐界认为只有欧美才有民间花腔的论断,是我们中国优秀的民间文化艺术,我们作为青年人,传承学习民歌文化是我们的职责所在。”
溯源于历史,在博物馆中探寻文化血脉。团队成员深入《包楞调》的发源地成武县,走访当地文化馆和传唱人,探访巨野、定陶的博物馆、乡村记忆馆、民俗馆等文化场所,馆中珍贵的史料记录了山东民歌的起源、发展和变迁,每一首民歌都承载着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。队员们通过文献追溯山东民歌的演变轨迹,感受其深厚的文化底蕴,溯源山东民歌小调衬词衬腔中蕴含的风趣豪迈民俗民风,质朴醇厚旋律中展现的仁爱忠义传统文化元素,民歌背后的民间故事内蕴自信自强价值追求。同时,团队成员们还通过互动体验、观看展览等方式,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山东民歌的魅力。身着传统服饰的歌手,用质朴而深情的歌声诠释欢快的劳动场景、深情的爱情故事,让队员们对民歌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,也更加坚定了他们传承弘扬民歌文化的决心。
创新于时代,《包楞调》的“青思青语”再创新。在传承与创新并重的理念指导下,“唱响民歌故事乡村振兴团”一行前往定陶县采访致力于山东民歌传播的张玲老师,与张老师及其学生深入交流,积极探索民歌文化的现代表达方式,共同探讨民歌的改编与传承之路。团队成员们观摩了相关珍贵书籍和资料,聆听了张老师现场演唱的《包楞调》、《花蛤蟆》等不同种类的山东民歌,并分享与菏泽民歌相伴的岁月及其中蕴含的情感和内涵。队员们深受启发,基于民歌文化内核,对《包楞调》这一代表性山东民歌进行了歌词的新编创作。团队成员杨晓玉说:“我们将时代语言、流行节奏等现代音乐元素融入传统民歌小调中,运用现代音乐制作技术对《包楞调》进行了改编创作,并配以MV,以青年人的思想和语言,让传统民歌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。”
弘扬于少年,在乡村学校里的民间小调“教室音乐节”。为拓宽民歌传播渠道,让更多青少年了解并喜爱上民歌文化,“唱响民歌故事乡村振兴团”深入乡村学校,以“教室音乐节”的形式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山东民歌美育课程。在“教室音乐节”上,既有团队指导老师于淼为同学们讲授的民歌历史渊源、艺术特点以及文化内涵等知识科普内容,也有民歌小调传唱、联唱、合唱等歌曲节目。既有《沂蒙山小调》、《放风筝》、《摇篮曲》等传统民歌小调,也有《包楞调新编》、《沂蒙山小调新编》等实践团队改编创作的新民歌小调。实践团队从歌曲选定、学习方式等方面精心考虑,以“教室音乐节”为载体,制定适合学生们学习的音乐内容,让学生们在歌唱中领略民歌的魅力,感受文化自信。
未来,实践团将发挥专业优势,整合力量,以乡野采风、现场勘探、入户访谈等方式深入更多地区,继续探索民歌文化,用青年语言传承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,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,共绘美好希望与梦想的新时代新画卷。
(撰稿:于淼、袁涛、郑冰昕;审核:李慧)